《鸳鸯楼·惊魂》:国产恐怖片的黑马与女性复仇新方向
时光编辑部 | 鬼脚七
电影唯一的作用是让生活变得比电影更有趣。
过去的11月,最具有热度的电影无疑是《好东西》,但是最黑马的电影或许大多数人完全忽视了它的存在——国产恐怖片《鸳鸯楼·惊魂》。
在10月31日上映,25天后的11月25日,影片宣布票房破亿,成为同档期里最令人意外的一部作品。
国产恐怖+女性复仇
票房过亿,意味着在国产恐怖片的影史榜单上,《鸳鸯楼·惊魂》排到了第三,仅次于2014年的《京城81号》(4.12亿)和2017年的《京城81号2》(2.18亿),这也是国产恐怖片榜单上仅有的三部票房过亿的作品。
相比起《京城81号》系列两部都拥有强大的明星演员阵容,《鸳鸯楼·惊魂》则简单了很多,它的票房成功,更多在于对于题材和类型的精准设计。
影片的故事围绕一群年轻人为了金钱诱惑而住进阴森“鬼”楼而展开,尽管“钱壮怂人胆”,但是随着怪事接连出现,所有人也陷入了恐惧和疯狂的极限。
“比鬼更可怕的是人心”,这是国产恐怖片长久以来的最常见逻辑。只不过,在这个基础之上,《鸳鸯楼·惊魂》最终更具体地拿出了“惩罚渣男”和“女性复仇”的社会议题,将恐怖类型和当下社会最热门的情绪对应,也让影片成为“恐怖版的《消失的她》”。
国产恐怖片的边缘化与回归
《鸳鸯楼·惊魂》的票房成绩自然值得高兴,但是更长远的问题是:国产恐怖片,未来在哪里?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要说出一部优秀的国产恐怖片的名字,或许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。事实上,在过去十年里,大部分国产恐怖片的票房都徘徊在500万左右,并且很难获得好评。
与此同时,大量的恐怖IP和题材被“驱逐”到了流媒体平台,以网络电影的方式进行着成批量的制作,以致成为“网大”当中最核心的类型之一。
没有高度工业化的制作,就很难提升类型的成熟度,国产动画、国产科幻有过的经验也同样适合于国产恐怖类型。
“中式恐怖”是答案吗?
“中式恐怖”是那个已经被说过无数次,但是谁也不能准确定义和系统梳理的概念,究竟什么样算中式恐怖,又如何在大银幕允许的范围内发展中式恐怖风格,依然是一个没有太多实质进展的命题。
从《兴安岭猎人传说》到《阴阳镇怪谈》《纸人回魂》,民间传说和带有传统色彩的祭祀仪式、民俗文化成为国产恐怖类型中的最常见元素,这种对于民俗的回归,其实也与国外恐怖片朝向各自传统文化寻求养分的风气一致。
而中式恐怖,如何在表面的服装、道具、传说之外,将民族色彩深入到故事内部,如何将当代议题与恐怖类型更好结合起来,这是国产恐怖电影找到自己的重要一步。
《鸳鸯楼·惊魂》挤进了历史前三,但是我们期待它能做到更多。